进入五月后,主营品种季节性更替已完成,秋冬季水果下市,夏季水果占比不断提升。同时,东南亚货源大量上市,在榴莲的带动下进口水果交易量增长。五月果品市场总到货量8.090万吨,同比增长17.71%,环比增长9.71%。
瓜类到货量猛增,整体销售量平稳
五月海南麒麟瓜下市,云南产区收尾,南京周边地产西瓜大量到货,东台、安徽一带瓜类占比提高。今年地产瓜上市推迟约一周时间,上市期与云南瓜存在重叠,拉低了外地瓜价格,总体走量较去年持平。云南麒麟瓜回落至最高3.2-4.5元/斤,环比下降明显。地产棚瓜销售价格约1.8-3.2元/斤。
应季品种价格回落,集聚效应加剧
五月应季时令水果主要集中在荔枝、桃类及小品种上。目前,荔枝到货量呈增长态势。早期桂花香品种空运从50-60元/斤,逐步下降至25-30元/斤,陆运白糖罂售价约80-110元/件(7斤),妃子笑约60-90元/件(7斤),较去年同比增长翻番,但较2022年基本持平。预计五月下旬广东货源上市后,销售价格还将持续下降。
此外,油桃、樱桃等小品种价格持续下降,更为亲民。尤其樱桃,随着山东产区室外果展开销售,樱桃类也从高价期进入平价期。目前,美早售价约35-50元/斤,环比下降约15-20元/斤,红灯售价约20-35元/斤,环比下降约10元/斤。油桃类也从东北产区转入安徽产区,销售价格从超过10元/斤,回落至5元/斤左右。
进口水果到货量增长迅速,出现交易高峰
五月进口水果在东南亚产区的带动下,到货量增长迅速。尤其榴莲单品,出现了明显销售高峰,日均到货量维持在40柜以上,最高突破50柜。今年榴莲丰产,销售价格低价维持在720元/箱,并未出现预想的进一步下探,但较地头采购价而言,已出现倒挂现象,热销但无利,成为今年榴莲市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