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至27日,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组织专题考察团,赴上海、宁波、舟山三地开展冷链设施布局、数智化应用及保供体系建设的深度调研。此次考察以“深化跨区域协作、共绘保供新蓝图”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合作签约等形式,全面探索长三角农产品流通协同发展路径,为“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借鉴智能化经验 优化冷链运营模式
考察首日,南京农副物流中心考察团队深入万纬物流上海临港园区与新桥园区,新桥园区总经理金刚、临港园区副总经理林宇鑫、万纬物流苏皖区域资产拓展与管理总监单天陪同调研,实地探访山姆会员商店冷链枢纽及奇异果催熟与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模式,重点参观自动化冷库、智能分拣系统,详细学习园区在温控技术、预冷工艺、数字化调度等环节的创新实践。
在鲜果综合运营中心,考察团了解到佳沛奇异果供应链全链路可视化、智能化入库、催熟、分拣、冷藏管理平台等作业管理与数字化成果。南京农副物流中心二期冷链项目将借鉴“果品催熟+智能分拣+定制化包园合作”模式,优化设施布局,提高运营效率。
宁波:聚焦数智化实践 探索冷链与供应链创新
宁波果品批发市场
在宁波农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磊、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杨红斐、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义峰、宁波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晖的陪同下,考察团重点探访“果品数智中心”,通过实时数据大屏,观摩进口果品溯源、库存周转分析等数字化管理经验。同时,考察团聚焦市场”快进快出”的冷链仓储管理模式,为南京农副物流冷链仓储在果品仓储建设提供参考。
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
宁波农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磊、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陈晓璐等陪同考察团走访市场,重点调研市场智慧化管理、水产品溯源系统及冷链配套设施的运营情况,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和食品安全管控水平。双方还就市场区域辐射能力、商户合作模式及活鲜/冻品供应链协同展开交流,研究如何整合产地、物流与销售资源,打造高效的水产品流通枢纽。
梅山国际冷链
宁波农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茂印、梅山国际冷链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佳、副总经理周辉等陪同考察团参观自动化冷库与港口冷链枢纽,探讨温控技术、多式联运等港口冷链协同模式。双方聚焦冷链数字化升级与国际贸易需求,就智能仓储系统、跨境冷链通关便利化等合作方向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港口冷链在全球化贸易中的创新服务模式。
国研软件股份
国研软件股份总经理申仲亭、 市场总监曾彦燕等与考察团围绕AI大模型在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应用展开交流,在已有合作基础上探索AI在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的效率与降本措施。双方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长三角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打造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范式,树立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
舟山:深化保供合作 开启跨省协同新篇章
在舟山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焱,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雪军以及舟山市府办“菜篮子”工作处处长方达等陪同下,考察团实地考察“菜篮子”直供店的“本地蔬菜专区”,学习“产地直供+惠民定价”模式,为南京社区生鲜网点布局提供思路。期间,南京农副物流中心与舟山商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跨省保供计划第一站。
在国际水产城,考察团调研直播电商带货场景,与当地探讨“线上交易+跨境冷链”创新路径。
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擘画长三角协同发展新蓝图
通过本次三地调研,南京农副物流中心与三方达成四大合作共识:
冷链协同:共同推动长三角农产品冷链网络建设,推动港口冷链资源互通,提升跨区域应急调配能力。
数智赋能:联合开发供应链金融平台、AI溯源系统,加速长三角流通标准化进程。
保供联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保供机制,实现优质农产品互供与价格稳定。
党建联建:以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探索国企协作新模式,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农副物流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匡凯表示:“此次调研既是‘取经之旅’,更是‘破题之举’。通过学习上海的智能化经验、宁波的数智化实践、舟山的保供创新,我们将以‘科技+民生’双轮驱动,推动二期冷链项目智能化升级,打造长三角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底座’。”
未来,南京农副物流中心将依托此次考察成果,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年内启动智慧仓储管理系统试点,引入AI视觉识别、区块链溯源等技术;与宁波、舟山共建“冷链中转基地”,实现华东地区48小时冷链直达;复制“本地蔬菜专区”“平价直供店”模式,新增30个社区惠民网点。未来,南京农副物流将携手长三角伙伴,共同构建高效、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民生幸福保驾护航!